第一部分 今日青年生活的宗教幅度


(一) 轉變中世界的青年

  1. 大公會議對現今世界的宗教情況作了實際的分析(九),並熱切關注年青人的特殊狀況(十);教育工作者也必須照樣作。他們無論採用任何方法,都應留意本地的研究結果,而且該緊記以下的事實:在某方面來說,今日的青年人有別於大公會議時代的青年。
  2. 很多天主教學校設於一些無論在前景或生活方式上,正面臨急刻轉變的國家中;這些國家逐漸都市化和工業化,且邁向所謂「第三」經濟。「三級」經濟的特點就是生活水準高、享有廣泛而多元的教育機會以及複雜的資訊系統。這些國家的年青人自幼就熟悉傳媒;他們面前正擺放著對各論題的種種意見。即使他們年紀尚輕,竟已知識廣博。
  3. 這些青年從各方面 (包括學校) 吸收廣泛而多元的知識。然而,他們未能適當地處理和選擇所學得的知識。他們常常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去分辨是非;就是得不到必需的宗教和道德準則。宗教與道德準則幫助他們在面對社會風氣習慣時,也能保持客觀和獨立。在今日的社會裏、真、善、美的觀念已變得如此含糊,以致年青人也求助無門。即使他們可以抱持某些價值觀,亦未足以在生活中實踐;甚至大多時傾向獨斷獨行,接受現時流行的一切。轉變往往以不同方式、不同速度出現。每間學校須「設身處地」觀察年青人的宗教行為,好能發現他們的心路歷程、生活方式以及面對轉變的反應。轉變也視情況而論,可能是深入的,或只是開始;本地文化或會抗拒轉變,卻不能避免受到極具說服力的傳媒所影響!


(二) 年青人某些共同特性

  1. 雖然地方情況各有不同,今日的青年仍分享一些共同的特性,這是教育工作者所應覺察的。
    很多青年發現自己處身非常不安的境況中:一方面,他們生活在單一層次的 宇宙裏;其唯一準繩是實際用途,而唯一的價值也就是經濟與科技。另一方面,這些青年似乎正邁向一個超越這狹窄宇宙的階段;幾乎在每處地方,事實証明他們極渴望擺脫世界的限制。
  2. 別的青年人則生活在一個沒有真正人際關係的環境中;導致他們要忍受孤寂,並且缺乏愛。以上的現象很是普遍,與生活模式無關:無論在高壓政權下、或在無家可歸的人當中、或在富裕但冷漠的居所裏,都可發現這景象。今日的青年顯著地比過往的青年更為沮喪;明確標誌著現代社會及家庭中人際關係的貧乏。
  3. 今日大多數青年對未知的將來感到非常憂慮。人類的價值觀再不植根天主,從而變得一片混亂;年青人正受著如此的世界所影響。其結果就是:他們想到世上種種駭人的問題時,都感到非常害怕。這些問題包括:核子滅地球的威脅、廣大的失業問題、高度的婚姻失敗率、貧窮的蔓延等。內心的憂慮與不安逐漸形成一種幾乎無法抗拒的慾望;只集中自我。當年青人聚集在一起,這慾望能引致暴力 ─ 不止於言語的暴力。
  4. 相當多的年青人未能在生命中找尋到任何意義,或是要逃避孤寂感。從而沉迷酒精、毒品、性愛、標奇立異等。基督徒教育面臨的重大挑戰,就是如何幫助這些青年發現自己生命的價值。
  5. 年青人所處的時代正強調他們一般的三心兩意。他們的決定缺乏實質的基礎:今天很輕易地說:「是」,但明天又會說「不」。最後,眾多年青人共同的特點就是模糊不清的慷慨行為。他們滿腔熱誠,切望參與一些流行的運動。然而,這類行為往往缺少了明確的方向以及內在的整合。我們須把他們的潛能導向美好的途徑上,而且在可能情況下,給予他們信仰光照的方向。
  6. 在某些地區,教育工作者值得特別注意年青人擯棄信仰的原因。上述情況通常由放棄遵守教規開始。隨著時間的增長,更可能發展對教會組織的敵意以及良心上的危機;良心正關乎信仰的真理及其緊隨的道德價值。尤其在那些教育一般是世俗化甚至充滿無神論的國家,以上的現象更為明確。在一些經濟發展蓬勃、社會和文化轉變迅速的地方,這危機更顯而易見。擯棄信仰的現象不一定是最近才存在的;其實父母也經歷過,而他們現正將自己的態度傳給下一代。若是這樣的話,捨掉信仰再也不只是個人危機,更是宗教與社會危機。這就是所謂「福音與文化的分裂」(十一)。
  7. 一旦放棄信仰,便會形成對宗教的冷漠。專家認為,年青人某些行為模式,其實是企圖以一些代替物來填補宗教的空虛感:追求肉體上的快樂、吸毒、甚至某些龐大的「青年事件」,也會演變成一種狂熱並完全與現實脫節。
  8. 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滿足於觀察以上的行為模式;他們亦該探求箇中原因。這可能是由於某些家庭背景問題,或是堂區和教會機構有所欠缺。童年與少年階段的基督徒培育很受環境影響的。也許在一些情形下,天主教學校本身亦犯上錯誤。
  9. 事實上,還有部份令人鼓舞的積極標記。在天主教學校裏 (一如其他學校),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在各方面都很傑出的年青人 ─ 包括宗教態度、道德行為、學業成績等。當我們研究其原因,會發現他們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,加上教會與學校的幫助。往往在各方面因素的配合之下,人才能開放給恩寵的內在工作。
    有些年青人正設法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宗教;當他們反省到生命的真正意義時,便開始從福音找尋答案。有些則已跨越冷漠和疑惑的危機,現在準備投身 ─ 或再投身 ─ 基督徒生活。以上種種跡象都支持我們,相信宗教意識能在今日更多年青人身上得以植根和發展。
  10. 對今日部份年青人來說,幾年的天主教學校生活並沒有甚麼影響。他們似乎採取消極態度,來面對各種表達基督徒生活的方式 ─ 祈禱、參與彌撒和領受聖事。某些青年甚至猝然地拒絕接受這些表達形式,尤其與教會機構有連繫的活動。
    如果一所學校只在學術上有優異的表現,但未能見證真實的價值觀,那麼從完善的教育法和牧民方法而論,這學校明顯地需要更新 ─ 不單指教授宗教科的內容和方法,也包括學校的整體計劃,因為這操縱整個學生培育的過程。
  11. 我們需要更加了解今日青年對宗教的疑問。不少年青人質問,如果一場核子浩劫便能滅一切,那麼科技的價值何在?他們目睹現代文明把無數美麗而實用的物質貨品充斥整個世界時,便懷疑生命的目標是否要擁有很多「物質」,抑是根本沒有更具價值的東西。他們也深受不公義的現象 ─ 貧富懸殊,受壓迫者不能得到自由 ─ 所困擾。
  12. 很多年青人對世界所懷的批判眼光,能引起他們對宗教也提出尖銳的問題。他們詢問宗教能否解答種種導致人類痛苦的問題。他們中大多數是很有誠意的,希望懂得如何加深信仰並度一個充滿意義的生活。隨之而出現的實際問題,就是如何把宗教承諾轉化為有效的行動。未來的歷史學家將要檢討「青年小組」現象,而「青年小組」是跟各種有關靈修培育、使徒工作和其他服務的運動緊密相連的。然而,為今日的青年,這一切正表示出光是說話是不足夠的。他們要求行動 ─ 為自己和別人做些有意義的事。
  13. 天主教學校遍佈全球,收納數以千萬計的學生 (十二)。這些學生都是不同種族、國家、傳統、家庭中的子女,亦是我們時代的子女,各學生都有與眾不同的出身,而且本身是獨一無二的。天主教學校不是純粹授課的地方;也應是擁有一套實踐教育哲學、關注今日青年的需要以及受福音光照的中心。對於現況有徹底而深入的認識,會幫助教育工作者提供最佳的教育方法。
  14. 我們凡遇到需要時,就必須不斷重複教育工作的基本要素。我們要整合所學得的東西,並回應年青人的問題;這些問題通常來自他們不安而批判的思想。我們需突破冷漠的圍牆,同時協助那些努力尋求「更高超的道路」的年青人,為他們提供包含著基督徒智慧的知識 (十三)。因此,藉著深入認識每個學生的獨特狀況,我們能釐訂和指導那些特殊方法和步驟,以實現學校教育哲學 (十四)。

註:
(九) 參閱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」,4-10。
(十) 同上:7「思想及社會體系的演變,多次令人對過去接受的種種,感到懷疑,尤其年青人是如此。??」
(十一) 參閱「在新世界中傳福音」通諭,20。
(十二) 參閱教廷國務院屬下的「教會中央統計處」發表的「教會週年統計」。例如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,全球共有十五萬四千一百二十六間天主教學校,學生三千八百二十四萬三千三百零四名。
(十三) 參閱格前12:31。
(十四) 這部份講論有關年青人對宗教抱有不同態度,教宗也曾以此作為講話的內容。宗座教友議會搜集上述演講資料,出版「教宗與青年: 1980-1985」一書,並以數國語文發行。